在一个遥远的王国里,曾经有一位不想要孩子的女王。于是,她告诉了国王,国王理解了她的决定。于是,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几天前,我偶然发现了一篇具有启发性的Scoopwhoop文章,其中列举了一些现代女性可以选择的童话结局。然而,我不禁想问——在印度社会中,这是否能够成为现实?选择自愿不生育是否合适呢?
自人类历史开始以来,婚姻中性别角色已被界定为:男性工作,女性生孩子并照顾家庭。这被认为是幸福婚姻和稳定社会的秘诀。在某些社群中,例如基督教社群,生育更是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繁衍,而孩子是上帝的恩赐。更不用说,古老的观念认为——一个女性最大的礼物就是母性,她的存在在没有母亲角色的情况下显得不完整。
为什么有些夫妇选择不生孩子?
然而在21世纪,情况正在发生剧变,现代女性和男性对于母性、婚姻、性别角色,以及个人与夫妻幸福的定义正在不断变化。如今,现代女性不再害怕捍卫自己的权利与意志。她们掌控着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全球许多女性作出了选择无子女的个人决定,通常被称为“无子女”选择,令人欣慰的是,她们的丈夫也驭持支持这一决定。无孩婚姻的幸福是完全有可能的。
让我们探讨一些夫妇选择不生育的原因:
- 他们在婚姻中享有更为个人化的幸福观。夫妇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彼此共享的,而非为了他人付出。生孩子会分散时间,切割彼此的个人追求(尤其是女性追求事业)。对他们来说,幸福在于互相陪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无需为他人妥协。
- 一些夫妇认为,他们并不是养育孩子的理想人选。抚养孩子所需的无私爱、奉献、感情及责任感,他们并不适合。
- 另一方面,一些夫妇持悲观态度,认为“孩子只会带来失望”。所以,这些已婚夫妇的金科玉律是——无期待(于孩子),便无失望。
- 还有些夫妇出于环保主义的考虑,认为地球已经承受着无父母儿童的负担,那么为何要增加人类的数量呢?
- 有时,选择不生育的决定完全是女性的选择。怀孕会带来身体和情感的巨大变化,更不用说分娩过程中女性所经历的痛苦。因此,在经历了多年的月经痛之后,她决定让自己免于分娩的极大痛苦。
- 其他因素包括:高等教育程度,社会承受意愿降低,先进的避孕措施,以及非政府组织及无子女支持团体的支持。
印度及全球的无孩夫妇统计
目前对于印度自愿无子女的比例并没有广泛的研究。在这里,不孕不育或其他生理、心理、社会或经济因素仍是已婚夫妇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根据2007年的国家家庭健康调查,印度的无孩率约为2.5%,在30至49岁的女性中为5.5%,45至49岁的女性则为5.2%。
Pew研究中心结合人口普查局的现行人口调查观察到全球无子女现象的趋势。全球范围内,40至44岁女性无子女的比例从1976年的10%上升至2008年的18%。
主要在发达国家和欧洲进行的研究显示,选择无子女的女性比例正在上升,这些女性往往属于城市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
没有孩子的夫妇生活是怎样的?
无孩夫妇的生活与有孩夫妇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少了一些戏剧化。我认识一对曾在我附近居住的夫妇。在我认识他们的整个过程中,我所看到的是一种幸福平静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异常”或“空洞”。
妻子热爱烹饪与尝试新菜式,并且提供本地的餐盒服务。而丈夫是一名动物研究人员,梦想某天能够出国旅行。他们努力攒钱,从小青涩的恋人到现在的伴侣,总是显得彼此幸福。他们在工作五天,一到周末便骑摩托车外出约会。
多年过去了,他们在Facebook上的照片和故事依旧,展现出的只是一种幸福与满足。
这就是每一对无孩夫妇所享有的生活:
- 生活不再有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情感、身体或经济负担
- 能够自由掌控自己的时间
- 享有更好的健康和财富
- 通过专注个人、经济和情感的成长获得满足感
- 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是旅行还是烘焙
最终,没有心碎、没有内疚、没有怨恨,也没有被“孩子”带来的失眠夜和不安日子。
然而,对于无孩夫妇来说,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明媚。有时,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无孩夫妇面临的常见问题
在印度,常常有人关注他人的看法,特别是在生活做出重要决定时往往会经过反复斟酌。他们追随“人们会怎么说”的思想。在一个往往将取悦社会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国度,无子女的夫妇们在坚持自己的选择时面临不小的挑战。
以下是无孩夫妇所面对的六个主要障碍:
- 他人的评判:首先是来自邻里、同事、朋友和家人等的自由评判。每个人都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且当日后后悔时,他们会大肆议论,编造关于夫妇私人生活的恶意理论。
- 诽谤:中伤和诋毁非常普遍。女性常被称为“不孕”、“残忍”和“异常”,而男性被讥讽为“无能”。无孩夫妇被视为被诅咒,他们被指责为享乐主义者和自我主义者,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
- 社会污名:家庭被认为是社会基本单位,因此已婚夫妇选择无孩子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社会问题,而非个人问题。他们被视为破坏稳定的异类,感到被污名化和孤立。由于被视为不良影响,社会接纳成为一座高耸的障碍。
- 职业污名:在更严峻的问题上,选择不生育的女性常被视为尚未成长和学习的人。因为母性被看作是成熟与学习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她们被视为缺乏能力。男性同样也面临着刻板印象的评判,认为他们无能,因为他们同意妻子的决定。
- 老年照护:这也是阻碍许多已婚印度夫妇选择无子女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缺乏可以提供福利设施的社会组织或积极倡导的团体。
- 婚姻纷争:尽管这对夫妇是出于自愿选择不生育,但他们的关系依旧面临着威胁。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夫妇可能会崩溃,屈服于社会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幸福的根源成为夫妻之间的不幸,导致情绪波动、争吵,甚至极端情况下的离婚。
总之,尽管受过教育的城市社会对无孩夫妇的接受度提高,但世界整体上并没有普遍和一致的接纳。
无孩夫妇更容易离婚吗?
根据《Livemint》发布的统计数据,无孩在离婚案件中被认为是一个影响因素。统计表明,无子女的女性离婚率是有孩女性的十倍。
在美国,研究表明,无孩夫妇的离婚率高于有孩夫妇。66%的离婚夫妇是无孩夫妇,而40%的离婚者则有孩子。但也有许多幸福的婚姻存在,作家劳拉·卡罗尔曾表示:“我跟踪无子女夫妇已有十多年,见过许多幸福的无儿女夫妻。”
《选择无子女项目》的负责人劳拉·S·斯科特总结称:“人们认为孩子是维系婚姻的粘合剂,实际上并非如此。孩子往往带来巨大的压力。尽管如此,有很强烈的动机去维持婚姻。无孩夫妇并不具备这种维持的动机,所以如果婚姻不起作用,就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
此外,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只有孩子能够促使夫妻共同努力维持这段关系。而对无子女的夫妇来说,缺乏这种因素,离婚的概率就更高。
无孩夫妇比起有孩父母是否更幸福?
幸福更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外部条件。没有标准的量度可以比较无孩夫妇的幸福感与父母的幸福感。
普林斯顿大学和石溪大学联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排除健康、教育、宗教等其他因素后,父母与无孩夫妇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共同作者亚瑟·斯通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说,无子女或为父母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无法进行对比。
“我选择橙子,因为我喜欢橙子。你选择苹果因为你喜欢苹果。没有理由认为你的经历应该优于我的,”斯通说道。“橙子与苹果不同。有孩子和没有孩子的生活也不同,并不意味着哪一种生活本质上更好。”
因此,如果你决定不生孩子,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这一决定并不是不正常或自私的。生育孩子始终是一种无私的爱。你生孩子是因为你真的想要,而不是因为其他人都在生。
至于关于“幸福”的大问题,你有权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世界。我相信,生孩子并不是唯一的幸福之道!